当前位置: > 论文中心 > 教育论文 >

基于特色实验课程的双创人才培养方案研究(3)

时间:2016-04-13 13:47 点击:
另外,许多研究课题与实际生产密切相关,如纳米催化剂已在汽车尾气净化处理方面成功应用、纳米微晶软磁材料可应用于变压器、纳米薄膜用于制造 光电子器件等,学生通过相关实验研究,可以更深入了解该领域的发展方向

  另外,许多研究课题与实际生产密切相关,如纳米催化剂已在汽车尾气净化处理方面成功应用、纳米微晶软磁材料可应用于变压器、纳米薄膜用于制造 光电子器件等,学生通过相关实验研究,可以更深入了解该领域的发展方向、市场前景、技术水平、存在的问题等信息,从而为学生创业提供更多开放性的思路。
  此外,学院应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,为学生组织高质量的纳米材料学术讲座、纳米产业化报告、企业家讲堂,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想法和创业意识。
  (三)建立科学、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
  特色实验课程的开设旨在将实验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,使学生通过完成实验深刻掌握纳米材料相关理论知识,了解纳米材料、纳米产业的发展前沿和动向;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,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、创业意识,为国家塑造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双创型人才。
  因此,与注重结果的传统考核评价方式不同,纳米材料实验课程应该探索新型的考核方式,构建综合型、多样化的考核评价体系。应该重视过程性评价,将考核重点放在学生的创新能力、知识运用水平、动手能力方面。
  实验指导教师可以将该课程的考核分为几部分,包括平时成绩(主要包括出勤率、实验主动性积极性评分等)、 实验能力考核(主要包括创新能力、知识运用水平、动手能力考核)、实验完成情况考核、实验报告和答辩成绩。
  这种综合性、多样化的考核评价体系不仅会增强学生对实验课程的重视,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,并且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质。此外,对于取得创新性成果的实验项目,教师将指导学生进一步整理、完善实验数据、撰写学术论文。
  四、结语
 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(双创)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性问题,也越来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。 21世纪是纳米材料与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,为振兴我国的纳米产业,需要大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。为适应国家、社会的需求,提出了“双创”型人才 培养模式在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再教育教学中的构建思路,但仍有不完善之处有待改进以不断提升教育质量。
  【参考文献】
  [1]郭世田.当代中国创新型人才发展问题研究[D].济南:山东大学,2012.
  [2]徐斌,郑宏兵,张利萍.以“双创型”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考[J].中国林业教育,2012 (5).
  [3]樊东黎.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发展和应用[J].金属热处理.2011 (36).
  [4]朱世东,徐自强,白真权等.纳米材料国内外研究进展Ⅱ——纳米材料的应用与制备方法[J].2010(31).
  [5]平朝霞.北京纳米材料产业发展分析[J].2014(1).
  [6]耿桂宏,马金福,房国丽.《材料物理与性能学》课程内容模块化构建与教学实践[J].科技信息,2012(25).

   论文榜(www.zglwb.com),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、投稿辅导的网站。
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,寻求投稿辅导代理,快速投稿辅导,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:省级投稿辅导/国家级投稿辅导/核心期刊投稿辅导//职称投稿辅导。


栏目列表
联系方式
推荐内容
 
QQ在线咨询
投稿辅导热线:
189-6119-6312
微信号咨询:
18961196312